追忆新中国旖旎年华 ——《中国生活记忆》
2015-01-26来源:五洲传播出牍社

  《中国生活记忆》紧紧围绕民生主题,从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流行变化角度切入,完整再现了中国人的生活记忆,钩沉民间历史,彰显社会进步。留存在国人记忆深处、拨动人心的民生往事,60多年间的时代细节变迁、社会成长史和流行进化史尽在其中。本书中文版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策划出版,英文版由五洲传播出版社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联合出版。
 
  可能许多人都有这种感觉:随着年纪一天天增长,怀旧情绪会不经意间流露,就如同无意中流露自己最不愿意暴露的真实年龄一样,这时候,听到父母讲述过去的陈年往事,也不会像原来那么心不在焉、极不耐烦,常常也会静心倾听、细细咂摸。
 
  居住上海的编剧、作家陈煜,一天接到北京一位陌生编辑的电话,问是否有兴趣写一本建国65周年民间历史的书,她欣然应允。接着,这位编辑向作者描述了此书特殊的体例: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编年体或纪事体,而是用事实和感性去追溯过往的中国民间生活,构成一部中国人共同的集体记忆,书名定为《中国生活记忆》。
 
  接下这本书的写作任务之后,作者安静地想了很久,不无顾虑和担心:以她的年龄,该怎么去描述她出生之前的中国人的生活?作者知难而进,好好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记忆, 试图寻找她没有经历过的那些年代的气味。她从记忆里迅速翻找,想起了自己的外公外婆、父母,想起了她见过的各种各样的人,想起了他们曾经讲过的自己的生活,想起了在影视文学作品里所看到的别人的生活。这一切,让作者迅速地找到了编著这本书的整体感觉。
 
  将感觉落到纸上,形成一本书,白纸黑字,不可臆造,需要更切实地把握感觉,找准方向。为此,作者干脆收拾行装,回到了她的故乡四川。一到四川,所有的记忆都回来了。在街上遇到似曾相识的面孔,恍惚间才惊觉时光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每个人的容颜都已改变,每个人的时光都在倒数……这种感慨,让她明白了这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最切实的意义。
 
  作者望见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人生白驹过隙的可贵。时光,因为被记忆才有了意义。每个人身边的人和事,在记忆的长河里将一幕幕重演,其中最为感动的,是我们所历经的喜悦、悲伤、不甘与梦想。《中国生活记忆》这本书,就是为了唤起所有中国人共同的人生记忆,让我们重新回到盛年时期、青春岁月甚至于童年时光。
 
  《中国生活记忆》一书,通过一件件民生往事,见证共和国年进步和追梦的历史。该书英文版同时出版,极大地增添了这本书的分量。英文版的发行,相信会激发侨居海外的同胞们魂牵梦萦的赤子之情,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同时,也让全世界读者有机会从一个新的窗口认识、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30多年改革开放后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变迁,从而客观地评介中国,为世界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户。这也许就是《中国生活记忆》英文版发行的意义所在。
 
  正如于光远先生生前为本书所题:记录点滴生活,彰显社会进步。《中国生活记忆》选取的,是那些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小事件,但背后折射的,是共和国沧桑巨变和追梦圆梦的大事。这些生活的记录,让人感怀潸然,韩少功所说“时光总是把苦难渐渐酿出甘甜,总是越来越显示出记忆的价值”,也许是最好的形容。
 
  时过境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和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作者约见儿时的伙伴、同学和老师,彼此的情感就像是炉膛里的火焰被点燃,所有经历那个年代的人都显得如此的亢奋。他们聚在一起彻夜长谈,说的都是那个年代的生活与故事。记忆中那条清澈的小河,校园里铛铛的铃声,牵着妈妈的衣袖排队等待切糕出炉的情景,还有躲在被窝里抄写普希金诗歌的那些夜晚, 这一切都渐渐消失了、遗失了,想起不免让人有点伤感。
 
  生活是一面镜子,反映和折射出中国发展进步的现实节奏,尤其是改革开放多年来有目共睹的成就。那些岁月,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儿时的回忆,更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的记录,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此外,作者还增加了近几年一些热点话题,包括游戏进入中国等,让这本书同时成为年轻人了解新中国发展脉络的一个通俗读本。
 
  作者曾通过中华网与读者进行过视频交流,年轻的读者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觉得这本书读来轻松,可以勾起很多回忆。一些穿着工作服的民工更是自己掏钱买书,城市对于他们来说是暂居地,他们对于城市而言是漂泊者,如果一本书能够被他们接纳,那是真切的共鸣,是一本书的荣幸,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1954年北京市政府粮食局印制发行的面粉购买证。在那个实行计划供应的年代,几乎买所有东西都要票证。
 
  1969年4月,上海又一批知识青年挥手告别家乡——上山下乡。1968—1978年十年间,全国共有1600多万青年投入“上山下乡”运动,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到了农村。
 
20世纪70年代初一家三兄妹。那时物质仍旧匮乏,孩子们的衣服大多是由妈妈拿旧衣服亲手裁剪、缝制的。
 

1984年,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风靡全国,与之同时,中国女性的着装开始告别蓝色、灰色,进入鲜艳时代。
 

1996年,全国第一家网吧在上海出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汽车消费第一大国,中国人拥有汽车的速度让全世界震惊。

五洲播报

    “一带一路·北海遇见北海”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吉隆坡举行 电影《色彩中国》首爆预告 “五色版”剧照书写生命华章 “中文世界”儿童阅读文库370余种中国童书亮相吉隆坡国际书展 180种童书实现菲律宾文版权输出 共建“文化丝路”推动民心相通,中国视听节目在中亚五国播出 “春暖花开·遇见北海”城市推介系列活动于哈尔滨成功举办 “跑出新高度,追梦彩云南”——2022上合昆明马拉松鸣枪起跑

影视资讯

    电影《色彩中国》首爆预告 “五色版”剧照书写生命华章 纪录电影《家园梦想》春节期间面向全球播出 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系列纪录片《中国故事之孤岛医生》12月18日在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召开之际新媒体系列短片《丝路微纪录》第三季特别推出节目《丝路考古展》 系列纪录短片《理解中国》8月26日起全球播出 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新媒体短片《丝路微纪录》第三季全球首发上线

图书资讯

    五洲传播出版社携百余种海外出版成果亮相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以人文交流为中阿关系注入持久推动力 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中文世界”儿童阅读文库370余种中国童书亮相吉隆坡国际书展 180种童书实现菲律宾文版权输出 五洲图书和期刊在泰国曼谷国际书展受到本地读者热烈欢迎 五洲传播出版社202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参展工作圆满结束 文学互译架设中阿文明交流之桥